十九大报告笔谈

刘旺洪: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审计体制改革

2017.11.28浏览次数:65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最重大的理论创新,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团结领导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就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国防外交等中国理政的各方面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推进审计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和审计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学理论创新的深厚土壤和不尽源泉。推进审计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中国审计制度和审计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监督理论和法治理论研究,系统回答审计在国家治国理体系、国家监督体系和国家法治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审计的本质属性、审计权配置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实践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系统回答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应确立的价值目标、整体思路、制度体系、实践路径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奠定科学审计理论基础,为国家审计体制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论证和智力支持。

第二,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把审计机制改革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整体系统中整体谋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高度,不断提高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度,把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审计体制改革必须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总体发展进程中有序推进,着力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审计监督制度体系。

三,必须立足党和国家审计全覆盖的新要求,统筹推进审计法律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有机统一、彼此互动、协同发展的审计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推进审计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聚焦审计重点领域的改革,着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不断完善我国的审计法治体系和审计监督体制机制。

第四,必须坚持以完善国家权力监督体系,健全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为价值目标,明确审计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宪法和法律的地位,加强审计立法和制度建设,科学界定审计监督各类主体的职责和职权,完善审计监督的规范和标准,健全审计监督的程序制度,推进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化,着力提高审计科学化、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