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系列

姜德波 彭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建设现代乡村

2017.11.28浏览次数:4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令人振奋。这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对我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长期困扰的“三农”问题

迄今为止,“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建国之前,我党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农村和农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很多牺牲;建国初期,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较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负担沉重的问题日益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市民与农民之间,发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自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农村、农业和农民,体现了“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也凸现出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民生不断改善。但是迄今为止,“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

与城市化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问题逐步凸显,不容忽视。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战略。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却面临着衰落的危险。与城市化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问题逐步凸显,不容忽视。

1. 农村人口结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了城市。从城乡结构看,2016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218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比2015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相比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增加12320万人,乡村人口减少814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7.40个百分点。其中,这些大量流动的人口集中在青壮年,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选择到城市打拼。然而,由于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进城打工,我国乡村整体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更突出的问题在于,乡村中的人口结构出现问题,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2. 农村产业发展问题

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大、收益低,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不具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留守家中,导致了大量农村土地闲置,耕地撂荒现象严重,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耕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大面积土地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土地与农业息息相关,农业作为民生之本,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只有发展好了农业,工业才能进步。

3. 农民子女教育问题

自上世纪末,各地县级以上政府为了加强城镇化建设,降低乡镇政府行政开支,减轻乡镇政府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开始实施撤乡并镇和精简乡镇机构的政策,将小乡并入大镇、弱乡并入强镇。然而,这一举措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后果。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例,撤乡并镇后,许多原有的中小学校设施遭到废弃和破坏。不仅如此,一方面,年龄较小、难以独立生活的农村孩子不得不去离家较远的乡镇寄宿制学校读书,不仅要缴纳住宿费,有的甚至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孩子本可以上公办学校,然而,家门口的公办学校被撤并后,他们只能选择路近、但学费比较昂贵的民办学校,农村教育因此受到影响。

4. 乡村社会治理问题

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人口结构问题突出,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幼面临着许多生产、生活,甚至是生存的难题。除此之外,农村群众在经济发展、社会安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扶弱济贫等方面诉求日益增多,但整个乡村社会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5.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与城市化进程格格不入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沿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明显,一些畜禽养殖户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也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另一方面,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盲目滥用、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

为避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衰落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避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衰落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想建设现代化农业,应将发展生态农业与调整农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选择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通过优化生态农业布局结构,推动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将生态变为生产力,开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局面。

2. 重视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

受社会环境影响,乡村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相对较低,村民受教育水平有限,乡村教育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政府对于贫困地区学生的义务教育应落实到位,不能盲目撤并乡村学校,避免出现因家庭条件而中途休学、退学的情形,学校可以有侧重地培养新型农业化人才。

我国传统文化很多来自于乡村,乡村文化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内涵。然而,由于人们的不重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逐步消失,大部分乡村失去了属于自身的乡村文化。因此,我国应以村为单位重构乡村文化,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

3. 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建设

乡村治理既有与城市治理相同之处,也有与城市治理不同之处。“熟人社会”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指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在乡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鉴于熟人社会相对稳定的结构与规模,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乡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从而降低乡村治理成本。

4.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水利、电力、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各级政府应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合理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改进农业的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5.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建设美丽城市,而且要建设美丽乡村。城市和乡村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之中,是一个生态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涉及城市和乡村。保护农村环境同保护城市环境一样重要,必须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与布局,坚决杜绝城市污染、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坚决改变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的工作思维。让农民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发展与保护并行,建设与美丽并重。既要让乡村保留田园风光的自然之美、民风淳朴之美,还要让其融入现代元素。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成为城镇居民的美丽乡愁。作者:姜德波,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彭程:南京审计大学2017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生,该文转自长江产经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