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玲玲:教育救国真名士
170229 皮玲玲
冬日上海,阴霾的天空下,“飞灰漫天,残纸落地”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及涵芬楼之藏书,顷刻间化为灰烬,五层大楼成了空壳,商务80%的资产被毁,焚余纸灰飞达数十里外。时人回忆,“空中的纸灰像白蝴蝶一样随风飞舞。”
那是1932年一月二十九日的早晨,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了商务印书馆,接着东方图书馆也遭到了日本浪人纵火。
纸灰飘到了与商务印书馆隔了大半个上海的张元济住所,这位商务的董事长望着天空,不禁潸然泪下。老人的心中充满了自责,他痛苦地说道:“这是我的罪过!如果我不将这些书搜罗起来,不是集中保存,仍然让它散存在全国各地,岂不可以逃过这场浩劫!”
然而一切都已无法挽回,老人叹息道:“廿年心血成铢寸,一霎书林换劫灰。”二十多年的心血啊,那么多珍贵的古籍,那么多独一无二的孤本,就这样成为了灰烬。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令人痛心的悲剧。可这是张元济的错吗?不,这是侵略者的暴行,这是侵略者早已有的预谋。日寇放言:“烧毁上海几条街,一年半载即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毁了,你就永远也恢复不了。”
敌人是何其地猖狂,但是老人没有选择屈服,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商务印书馆诚如来书,未必不可恢复。设竟从此凘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时年65岁的张元济重返商务,他早出晚归,趴在桌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说: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仍当力图恢复商务,带领商务同仁咬紧牙关,开展了一系列的恢复活动。1932年8月1日,商务印书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整版的广告,商务印书馆复业了!仅仅半年,仿佛一个神话,张元济和他的商务印书馆在废墟上又建立了一个出版王国。
张元济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出生于浙江海盐的一个书香世家,光绪十八年中进士,1898年任南洋公学校长,一时颇受推崇。然而过了三年,张元济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去南洋公学的所有职务,加盟商务印书馆。
当年的商务印书馆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工场。张元济放弃了在南洋公学显赫的地位,到一个弄堂的小厂里,跟一个小业主合作,这样的转身,时人多有猜测和不解。
直到半个世纪后,因为中风已卧床数年的张元济用颤抖的手写了一首诗,告别商务同仁:“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获仗群才。”从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他是自觉地把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的现代性变革连接起来。而事实上,他也真正做到了。他的思想已经从培养一批英才,转向对国民的普及教育。
后来,商务出版了第一批国文教科书,大力推广注音字母,1915年第一部辞书《词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之先河,让知识得以真正方便快捷的进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里。
他致力于引进西学、介绍新知,精心选择、组织翻译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文学巨著,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影响尤为广泛深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张元济已经是82岁的老人了。到了年底,老人中风了,半个身子不能动。他看书的时候,只能背靠在墙上,半卧着,但他让家人制了一张小桌,放在床上。虽然已是病重残年,但靠着这个小桌,张元济依然继续着他的编校工作。老人的眼睛已经看不太清了,他左手拿着一个放大镜,右手拿着一支毛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本书,《涵芬楼烬余书录》。在他人生的最后的十年,老人心里挂念着的还是那些在战火中被日本人烧毁的书啊!
百年中国,许多人都在寻找富强中国的道路,而张元济选择了以出版来推动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续命”。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爱书的一生,也写出了他爱国的一生。他毕生都在追求光明,追求进步,他热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把他自己也深深刻在了这个国家成长的年轮里。
爱国,对于张元济来说,就是把他心中的那颗种子,那种对华夏文化的那种眷恋,铺央开来,让他散发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让他滋润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田。而国家要记住这样的人,不能让他在历史中,随便被淡忘。
做一辈子好事难,一辈子只用来做好一件好事更难。张元济用他的一生做好了教育这件事,文化救国就是他的信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生也才刚刚起步,也许你还没有找到那一件让你为之坚持,并奋斗一生的事业。但请你坚定不移地找下去,因为在年轻人的颈项上,再也没有比信仰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