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红色宣讲团

【红色故事集锦】孙金婷:沉默的先行者

2020.11.17浏览次数:1318

泽园书院大学生红色故事青年宣讲团红色故事集锦


孙金婷沉默的先行者

170207 孙金婷

说到红色故事,我能想到很多人的很多事,他们都为了我们国家的建立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我最后选择讲述这个人的故事,是因为他的名字不是那么的为人熟知,但我觉得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他的品格应该被知道。他就是中国氢弹的设计者--于敏先生。

于敏先生为氢弹奉献了半生,但其实原子核理论才是他的兴趣所在。在那个中国原子核研究几乎一片空白的时候,他仅仅用了不到十年就让中国的原子核理论研究进入了国际前沿。但就在这时,他响应国家需要,加入了氢弹的理论探索。大家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氢弹研究和原子核理论好像差不多呀。但其实不是的。氢弹是应用研究,而原子核理论是基础研究。他们之间的区别之大就好比物理和化学的距离。对他而言,如果当时没有改变研究方向,迎接他的就是光明的学术前途和世界的瞩目。而为了国家他放弃了自己的兴趣,放弃了自己整整十年的研究成果,而走上了一条隐姓埋名、一切未知、从零开始的艰难之路。当人们问起是什么让他做了这般选择时,他说:“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当时中美关系十分紧张,他们派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们近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出来。” 自此,于敏走上了氢弹研制的道路,他的名字消失于公众的视野。就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之前耗时最短的英国用了四年七个月,而之后的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那中国用了多久呢?两年八个月。但荣耀背后他们的生活条件艰苦,工作条件更艰苦。当时仅有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他们每周也只能用十几个小时,更多的时候都是于敏带领大家人手一个算盘、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的工作着。他们就靠着最原始的工具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如此艰巨的挑战。

1966年的冬天,氢弹原理试验在西北荒漠深处进行。试验的前一天,在戈壁滩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度的夜里,于敏冒着严寒一步步爬上了102米高的试验铁塔顶端,他一点点的仔细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中屏蔽体的摆放位置和角度,只为了能够确保可靠地拿到试验结果。1969年,我国两次大型试验准备连着做。身体已极度虚弱的于敏还是坚持参加了这两次试验。当时他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扶着腿才能慢慢的上去。由于过度操劳和心力交瘁,他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出院后,因为放心不下工作,他顾不得身体还未康复,又立即奔向西北。

在那些为两弹事业奉献过的人中,于敏先生是极少的没有过留学经验的科学家,被日本同行称为“国产土专家一号”。但其实他认为“土专家不足为法”。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和交流。1988年后,于敏的名字解禁,他终于能够完成心愿,出国访问了。在一个月的访问期内,他去了美国许多许多地方,但是却始终要像个“哑巴”一样,想问的不方便问,想说的呢也不方便说。有好几次话到嘴边,都要强忍着诉说的欲望咽下去。他很想交流,没有一个科学家是不渴望交流的,但是他不可以。核武器事业的工作使得他对外接触总会有一个阀门卡在那里。回国后,他决定不再出国了。他说:“博学,就必须交谈,不能交流哪能有考察的收获。还是把机会多让给年轻人一些吧,这样对这些年轻人,对我们的事业都是有好处的。” 他的博士研究生蓝可毕业时,于敏先生没有留她在自己身边做研究,而是希望她出国学习。但是于敏先生强调,出去是学习的,最终是为了回来,在你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到肥料作用了。

如今,于敏先生已经九十几岁了,回忆起当年,他用微微颤抖却很坚定的声音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而后已。

虽然于敏先生总说:我和大家一样,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但是奉献,是一件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很难的事。当你需要放弃自己看得见的美好未来,当你不能告诉家人你在哪在做什么,当你的学术论文和成果都不能发表,当你要在黄沙大漠中工作很多年,当你可能会错过孩子的出生父母的离世,你,还能坚持吗?反问自己,我是无法给出答案的。但是于敏先生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有一句话叫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那我认为,于敏先生应该是:一生淡泊坚韧,不舍信仰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