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琦:航天赤子心
180222袁琦
1958年4月,西伯利亚的寒流肆意呼啸。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列车,冲破原野的苍白,喘着粗气隆隆向北京驶去。车上,29岁的孙家栋刚刚结束了在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7年的留学生活。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这一刻,“归心似箭”写在这位年轻人的脸上。孙家栋没有想到,此后的61年里,学习飞机制造的他,却在屡屡跨界中,成为中国航天的标志性人物,画出人生的惊叹号。
北京的9月,天高云淡,耄耋之年的孙家栋忘不了1958年,他来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报道,跟随钱学森,迈开了“两弹一星”计划的第一步。一张白纸,两手空空,前路的迷茫不仅来源于生活的艰苦,更来源于研究内容的未知性。在那样一个筚路蓝缕的时代,所有中国人都在等待奇迹的诞生,那么背负着时代任务的孙家栋何言放弃?他所能做的,唯有不付代价。
一头扎进翻译资料和改型设计的工作中,加班饿了,怎么办?在碗里倒点酱油,拿白开水冲一冲,里头再加点葱丝、蒜末什么的,喝几口,继续工作。苏联单方面撤去全部专家和顾问,留下做了半截的导弹给团队,怎么办?那就自力更生,困难越大,干劲越大。在航天工作里,“我能承担多重的担子”这个问题,对于孙家栋来说,答案不是取决于他的肩膀有多厚实,而是担子有多重。
嫦娥舒袖多浪漫,卫星探月路艰辛。1974年,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升空20秒后爆炸。他跑出地下室,只看见沙漠里一片火海,数年的心血化为灰烬,他整个脑子一片空白,躲到了一个单独的小房子里嚎啕大哭。哭完后就鼓励起同事:别灰心,别丧气,不能被失败吓倒。在西北寒冬夕阳的余辉下,茫茫大漠中,人们用手抠,拿筛子筛,边掉眼泪边寻找卫星残骸的碎块,哪怕一点碎片都要收集起来。最后查清事故原因,是火箭控制系统内的一小段导线,在火箭发射时受到剧烈震动断开了。一个裂痕就牵扯到整个航天产品的成败,这正是航天事业的残酷性所在。所以孙家栋团队在工作中缺少的,从来都不是坚持和谨慎,而是更坚持和更谨慎。
在2007年10月24日,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指挥员气壮山河的“点火”口令,“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运载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喷射着烈焰腾空而起,冲出地球,飞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听了我上面说的故事,或许你能理解,为什么在这个神圣的时刻,在航天飞行指挥中心人人欢呼跳跃握手拥抱时,孙家栋却走到一个僻静角落,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偷偷擦起了眼泪。如同1970年那个夜晚,《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他仰望星空,泪珠忍不住一颗颗下落。因为在筚路蓝缕之后,迎来红旗漫卷的辉煌之前,他们所背负的是心血毁于一旦的风险;是一个个中国人殷殷的期盼;是一个时代的梦;是中国的脊梁。
现在,已是耄耋之年的孙老依旧像一颗卫星一样旋转不停。早已功成名就,为何一次次出发?他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茨威格说,在一个人的命运之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使命,那么孙老是多么的幸运啊。
我想,1957年11月17日那天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这天,下着大雪,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讲到:“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孙家栋和留学生们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中,“为党奋斗50年”“为祖国工作50年”的口号响彻礼堂上空。
回首他90岁的人生,孙家栋做到了。
中华民族为何能如日出东方一般崛起?正是有像孙老这样“赫赫无名”的奉献者,在祖国贫弱的年代,创造出荫护万代的财富,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孙家栋和他的同事,以及他们身后无数无名如沙砾、沉默如黄土、平凡似溪流的人们,哺育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的“航天精神”永远不会退役,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