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新华日报】南京审计大学:常态化抓好三个课堂,长效化培育时代新人

2022.12.24浏览次数:741

党史学习教育贵在坚持,重在“常态化、长效化”。南京审计大学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抓好三个课堂,发挥好党史的育人作用,把立德树人和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平常,融入日常,引导青年响应时代号召,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用好思政课堂主阵地,始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坚定历史自信。南京审计大学通过全面修订教学大纲,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论述重要讲义”“四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落实党史育人长效化。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四史”等,增开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将选择性必修课程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实现“四史”学习教育的贯穿全程、全员覆盖。在加强对学生政治引领的同时,从学理视角分析回应学生,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讲透彻,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拍摄思政教师讲授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微课,柳廷俊老师的微课,入选南京市“思政好声音”高校教师专场展示活动。将党史教育融入教学各环节,在全国高校首次开设《中国红色审计史》课程。课程组通过编写教材、构建实践基地、搭建VR教学平台等方式,帮助青年大学生厚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价值情怀,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抓好第二课堂课外阵地,不断创新工作路径,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南京审计大学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团,创新党史育人方法和路径,结合审计特色,持续加大艺术思政工作力度,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审计特色的艺术项目,组织师生编演话剧《红色审计先驱——阮啸仙》《王荷波》等红色题材作品,以丰富生动的文艺形式强化党史宣传。两出话剧均走出校门,赴淮安市金湖县“审剧展演,‘金’彩莲廉”——校地廉洁文化共建活动中演出,三万余人通过线上直播观看演出。2022年学校组织了125支“三下乡”暑期实践小分队,万余名学子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党史宣讲,体会红色精神,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三湾改编、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的炮声……井冈山的山川草木都讲述着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赴井冈山参加社会实践的印梦可同学说。南京审计大学传“澄”社会实践团队走访了贵州遵义、湖南湘西等6个省14个市,通过亲身实地寻访,成员们开展了一堂“粘着泥土的实践课”。卓小雨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得知,村中农家乐等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我用相机记录下变迁,仿佛亲身体验了一次时光隧道,感受乡村的振兴。”

建好网络课堂线上阵地,整合党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南京审计大学充分考虑时代特点与大学生群体喜好,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平台,集思广益共筑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网络平台,打造线上党史教育新阵地。学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分四期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120余门,新增立项示范专业建设点、示范教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4个,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会计学”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获评为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在疫情防控线上教学期间,经济学专业梁香青老师注重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在讲机会成本时,她列举各国疫情防控政策,总结出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三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广泛利用报刊网站学习专栏、“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推行可视化、沉浸式、互动式学习,突出学习教育的时代感、代入感。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学校官方微信报道各层面组织收听收看、热议开幕会等,联动全校各二级部门、新媒体联盟成员40余家微信共同转发当天推送,实现同频共振。南京审计大学官方微信编发推送330条,阅读量超过360万,在权威社会媒体发布稿件350余篇。策划举行“奋进新征程”主题作品征集比赛,全校师生以文艺形式创作了视频、音乐、书画、海报等一系列导向正确、质量优良、形式鲜活的党史题材作品,并在网络进行展示,始终保持党史宣传的舆论热度,激发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引导广大青年赓续红色血脉,在扎根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中把人生理想融入复兴伟业。

(唐小芳 强飙)

链接:

http://xh.xhby.net/pad/con/202212/15/content_1144962.html